一片片土地被盤活、一個個優(yōu)質項目落地投產、一條條村落換新顏,村民“腰包”鼓了起來……自“百千萬工程”實施以來,乳源瑤族自治縣以典型村建設及相關項目推進為牽引,培育打造典型村特色和亮點,實現鄉(xiāng)村建設、鄉(xiāng)村治理工作取得新進展,推動“百千萬工程”各項工作加力提速、落地見效。記者日前走進該縣,探尋打造“百千萬工程”典型村的乳源經驗。
“全域空間種植”一年收10茬
乳源山城水都陽光湖農旅公園坐落于該縣一六鎮(zhèn)團結村。去年,團結村成功入選省“百千萬工程”首批典型培育村。
走進乳源山城水都陽光湖農旅公園,路旁幾個溫室大棚整齊排開,進入大棚內,一排排整齊的綠色藤蔓映入眼簾,種植的小番茄在幾天前剛剛經過一輪采摘。“剛剛收了一茬小番茄,我們的溫室大棚經過升級改造后,可以實現一年收10茬。”山城水都農業(yè)科技開發(fā)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展華向記者介紹?! ?/p>
所謂的“升級版”溫室大棚是乳源通過招商引入的高附加值農業(yè)項目——“全域空間種植”項目。該項目通過對山城水都陽光湖農旅公園內5棟溫室大棚和1個玻璃大棚進行改造,開展全域空間種植,項目投資總價為1996.944萬元。
全域空間種植項目。
劉展華介紹,全域空間種植技術通過安裝蔬菜種植架,大大提升土地效能,實現平面利用到空間利用的進階,實際種植面積可達35.8畝,種植效率可達到143%。除空間優(yōu)勢外,該技術還可實現全年“不停歇”,每年可種植10茬,相比傳統(tǒng)農業(yè)種植增加4-6茬,畝均產量約2.05萬公斤,預計年產蔬菜51.3萬公斤,按照12元/公斤的售價,每年總收入可達615.6萬元。“全域空間種植技術實現空間的集約、資源的節(jié)約、產量的提高、品質的優(yōu)化,經濟效益好,發(fā)展前景廣闊,是未來農業(yè)的發(fā)展方向。”他說道?! ?/p>
劉展華感慨道,10年前,公司的營收大概是100萬元。2023年轉型之后,除了蔬菜種植,還在科普研學方面發(fā)力,獲得了3A景區(qū)認證,去年的營收達到5000萬元?! ?/p>
一六鎮(zhèn)相關負責人表示,“全域空間種植”項目采取以鎮(zhèn)政府牽頭統(tǒng)籌,推行跨村合作、村企聯辦模式,有力推動強鎮(zhèn)富村公司發(fā)展壯大,預計將為鎮(zhèn)級每年增收80萬元,同時輻射帶動羅屋村、一六村、東粉村等村民就業(yè),戶均增收2萬元。
用好“樟榕合抱”“致富樹”
走進乳源游溪鎮(zhèn)中聯村,春日的村莊煥發(fā)著生機與活力。樟樹和榕樹合抱的獨特美好景觀、瑤族和客家風情融合打造的瑤客共生廣場,成了村民休閑娛樂的好去處,也吸引不少周邊市民前來拍照打卡。去年以來,游溪鎮(zhèn)全力以赴推動鄉(xiāng)村振興提質增效,中聯村成功入選省級首批典型培育村?! ?/p>
中聯村委的路佛高村有一棵“樟榕合抱”古樹,分別是樹齡565年的大樟樹與樹齡115年榕樹。據考證,合抱是由于榕樹的種子落在大樟樹腳下發(fā)芽,在經年的生長中形成共生關系,共同分享水分和營養(yǎng)。樟榕合抱,猶如此地的瑤漢兩族人民相濡以沫、共生共榮的關系,因此也被稱為“瑤漢同根樹”。
為豐富旅游內容、提升旅游品質,中聯村將“樟榕合樹”古樹周邊的300畝農田流轉過來,圍繞“樟榕合抱”古樹,打造瑤客共生農文旅綜合體項目?! ?/p>
游溪鎮(zhèn)鎮(zhèn)長鄧建飛向記者介紹,游溪鎮(zhèn)盤活路佛高村舊村場、老舊房屋等資源,利用萬科援建瑤客共生項目,并結合林地和田地資源開展招商引資,打造瑤客共生農文旅綜合體項目。該項目將瑤客共生從單一的景觀打造為輻射全鎮(zhèn)的農文旅綜合性示范點和集夜游產品、民宿、營地、沉浸式演出體驗等功能于一體的中國瑤客文旅典型。
“我們利用瑤客共生廣場,承辦2023年豐收節(jié)分會場活動、乳源瑤族自治縣六十周年分會場文藝匯演等活動,進一步豐富周邊群眾的文化生活。同時通過媒體力量,對瑤客共生項目進行廣泛宣傳,把瑤客共生廣場打造成網紅打卡點。”鄧建飛說道。
此外,游溪鎮(zhèn)依托瑤客共生農文旅綜合體項目,目前已帶動附近村民25人就近就業(yè),預計平均每人每年增收2萬元,進一步調動村民參與鎮(zhèn)域發(fā)展的積極性。
“目前,瑤客共生農文旅綜合體項目引進第三方運營,近期要將民宿和餐飲運營起來,還將種植一些西瓜、蔬菜,為接下來的‘五一’假期集聚人氣做好準備。”鄧建飛說。